<video id="a03xz"><ins id="a03xz"></ins></video>
<video id="a03xz"></video>
<wbr id="a03xz"><ins id="a03xz"></ins></wbr>
<xmp id="a03xz"></xmp><wbr id="a03xz"></wbr>
<listing id="a03xz"><source id="a03xz"></source></listing>
<wbr id="a03xz"><ins id="a03xz"><table id="a03xz"></table></ins></wbr>

當前位置:首頁 > 微信 > 政策匯編 > 正文

第三屆“敦和竹林論壇”暨中國社會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公益社會學前沿”分論壇在云南大學舉行

2019-07-23

7月12日至14日,第三屆“敦和•竹林論壇”暨中國社會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公益社會學前沿”分論壇在云南大學舉行。論壇由南開大學社會學系、中國慈善聯合會(以下簡稱“中慈聯”)和浙江敦和基金會聯合承辦。這是“敦和•竹林論壇”融入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的第一次嘗試,主辦方希望以此打造與不同學科對話、融合與交流的平臺,鼓勵青年學者關注和研究公益慈善領域,促進學者之間的交流和討論,為社會發展作出理論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團,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教授關信平,上海大學教授張佩國,南開大學教授朱健剛等4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本次論壇。論壇以“公益慈善與社會發展”為主題,就“捐贈行為與志愿服務”,“華人公益慈善:歷史與文化”,“社會組織:網絡與關系”,“扶貧、社區與公益”,“社會政策與慈善立法”等議題展開討論。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宣朝慶

中慈聯副秘書長陳冬青

敦和基金會項目官員葉珍珍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宣朝慶、中慈聯副秘書長陳冬青、敦和基金會項目官員葉珍珍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宣朝慶表示,“南開社會學系希望能夠與公益慈善研究領域的優秀學者一起開啟公益慈善研究的新紀元。”陳冬青表示:“本屆論壇在中國社會學會年會舉辦,不僅說明項目的影響力在變大,也表明社會學界對于公益慈善研究關注度不斷加大。”葉珍珍表示,“我們秉承‘文化引領公益、公益支持文化’的理念,和中慈聯一起在2016年五四青年節這一天啟動了‘竹林計劃’,以此鼓勵更多的青年學者參與公益研究。”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朱健剛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朱健剛以《公益社會學:對社會學人文傳統的探索》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公益社會學繼承了中國社會學的群學傳統,更與古典社會學的人文傳統相連接;公益慈善領域的發展和社會組織的崛起,是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標志。他強調,“新時代慈善事業的一個重要課題是關注具體社會問題,生產出能夠有效指導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知識,并以此來完善相關制度,使公益慈善事業更加聚焦,促進社會的和諧公正。”

30余位專家學者在7月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的分論壇上分享各自的學術研究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政策中心顧問楊團在閉幕演講中表示,“中國的公益慈善研究需要原創概念,原創概念就是中國公益慈善學的基礎。”

第三屆“敦和·竹林論壇”優秀論文獎得主

經現場評選,中山大學博士后武洹宇、南京大學助理研究員胡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呂鵬和上海大學碩士研究生李鳳、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周帥、阿里巴巴張志等6位青年學者的5篇論文獲得了第三屆“敦和•竹林論壇”優秀論文獎。

在組織者、參會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論壇被評為中國社會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的優秀論壇,本次論壇的發言人之一、深圳大學助理教授章高榮的論文——《慈善的法律概念如何形成:一個政策過程的視角》被評為年會的優秀論文。

午夜福利精品免费视频
<video id="a03xz"><ins id="a03xz"></ins></video>
<video id="a03xz"></video>
<wbr id="a03xz"><ins id="a03xz"></ins></wbr>
<xmp id="a03xz"></xmp><wbr id="a03xz"></wbr>
<listing id="a03xz"><source id="a03xz"></source></listing>
<wbr id="a03xz"><ins id="a03xz"><table id="a03xz"></table></ins></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