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信 > 政策匯編 > 正文
關愛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暨兒童服務類慈善組織慈善工作交流會圓滿召開
5月30日下午, 中國慈善聯合會聯合部分會員在線召開“關愛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暨兒童服務類慈善組織慈善工作交流會”。 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兒童福利保障處處長李勇,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劉福清、劉忠祥,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北京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楊瀾,中國慈善聯合會秘書長胡小勇,中慈聯部分會員組織負責人,共32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慈善聯合會副秘書長張曉青主持。
會議圍繞關愛鄉村兒童心理健康主題,以政策解讀、專家講授、經驗分享等形式,交流實踐經驗和案例,探索慈善組織參與鄉村兒童關愛,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方向、新路徑、新方法。會議旨在聯合會員,匯集力量,互助共濟,繼往開來,更上層樓,助力兒童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民政部兒童福利司有關負責人強調,近年來,以中慈聯為代表的一大批公益慈善組織在服務廣大少年兒童,特別是在促進各類特殊困難兒童群體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兒童領域慈善事業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要進一步引導更多慈善力量加大對兒童福利事業的支持力度,發揮政府統籌和引導作用,提升專業化水平。通過打造資源對接平臺、鎖定幫扶對象、對接兒童和家庭等措施和方式,向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兒童群體傾斜,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環境。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劉福清指出,中慈聯在“六一”前夕召開這個座談會,有著特別意義。兒童是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未來。慈善行業應面對我國兒童保護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凝心聚力,提高政治站位、服務國家大局,聚焦短板弱項,爭做拾遺補缺、雪中送炭、促進和諧的善事、實事。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北京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楊瀾表示,鄉村兒童缺乏情感陪伴和情感交流,眼界和視野相對狹隘,藝術體驗機會稀缺,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開展兒童美育公益項目,讓鄉村兒童愛生命,愛家庭,愛他人,愛夢想,對于促進鄉村兒童心理健康建設,增進家庭成員情感聯系,建立自我認同有重要意義。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秘書長姜瑩、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秦偉、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李亞茹、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學生發展部副部長張嬌鳳、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項目部主任楊貴平、安利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鄧越、東潤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李揚、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項目經理周藍嵐、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伍偉、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王麗惠和北京幸福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曉麗分別分享了各自機構的經驗和案例。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評估發展中心負責人陳祉妍理論結合實踐,提出了專業建議。
中國慈善聯合會秘書長胡小勇在會議總結中表示,中慈聯始終把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己任,不僅下大力氣規范行業行為,培養專業人才,搭建兒童大病救助平臺,還聯合會員開展了一系列兒童關愛項目,幫扶效果明顯。目前,中慈聯會員中有108家涉及了兒童服務業務范圍,他們各展所長,多措并舉,開展了教育助學、大病救助、心理關愛等形式多樣的項目活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他希望會員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系統思維,發揮專業優勢,堅持創新發展,實現資源整合,再接再厲、再創佳績,成為政府開展兒童慈善工作的得力幫手。他還表示,中慈聯將進一步發揮行業組織的引領作用,加大宣傳,號召全社會關注鄉村兒童心理健康;開展聯合行動,動員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與慈善組織共同發起相關主題的籌資活動,拓展、匯聚社會資源;聯合主流媒體積極傳播優秀兒童慈善項目,講好慈善故事;進一步做好行業支持,為會員及行業提供資源對接、數據研究、標準化建設、項目評估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