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政府 > 正文
傳播真善美 數字公益正當時
相較于商業領域的數字技術,我國慈善事業的整體數字化水平還亟待提高。例如,參與公益的互聯網企業較少,新的應用場景開發不足;慈善組織普遍缺乏互聯網思維,從業人員數字素養不高,等等。這就需要慈善組織、互聯網企業堅持守正創新,運用系統思維,進一步打造鮮活、生動、獨具特色的中國互聯網慈善發展模式。
精準識別社會需求,讓數據算法更有溫度
呼應真正的社會需求是慈善捐贈的根本動力,也是慈善財產高效使用的首要前提?;ヂ摼W企業可將商業領域較為成熟的大數據技術用于社會需求的發現和分析,與政府、社區、社會組織緊密合作,用數據和算法準確識別社會需求,特別是特殊群體普遍、深層的急難愁盼問題。大數據技術識別可確保慈善信息真實準確,更好激發社會慈善活力,助力慈善資源有效配置。
參與城鄉社區治理,讓慈善活動觸手可及
城鄉社區是慈善事業的主要陣地,科技支撐是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ヂ摼W企業特別是基于社區的垂直消費行業,可通過企業渠道優勢、技術優勢參與社區社會治理,共同建設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的一體化數字平臺,讓社區的人、財、物、數據充分流動,實現慈善資源高效對接,供需信息實時共享,引導社區居民、周邊商戶、轄區企業根據社區需求開展慈善活動,形成政府、企業、居民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描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同心圓”。
拓展數字應用場景,讓慈善捐贈有趣有愛
互聯網應用的直觀性、便捷性、趣味性、互動性讓慈善事業有了更廣闊的空間?;ヂ摼W企業、慈善組織可利用各自優勢,共同開發新的互聯網應用場景,將短視頻、網絡游戲、網絡音樂、網絡直播、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場景深度融入慈善活動,持續激發社會愛心,讓人們從娛樂、社交、學習中自然、自發地參與慈善,讓慈善行為更有趣、更生動、更便捷,讓慈善“新場景”成為社會“新時尚”。
助力凈化網絡空間,讓慈善文化春風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