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a03xz"><ins id="a03xz"></ins></video>
<video id="a03xz"></video>
<wbr id="a03xz"><ins id="a03xz"></ins></wbr>
<xmp id="a03xz"></xmp><wbr id="a03xz"></wbr>
<listing id="a03xz"><source id="a03xz"></source></listing>
<wbr id="a03xz"><ins id="a03xz"><table id="a03xz"></table></ins></wbr>

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新聞 > 正文

第五屆中國慈善文化論壇在京舉辦

2021-11-08

2021年9月15日,由中國慈善聯合會和東潤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慈善文化論壇(2021)在北京舉辦。此次論壇主題是“企業家精神與慈善文化”。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鄭功成,司法部原副部長、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理事長張彥珍等來自慈善界、企業界、學術界、媒體的嘉賓以及主管部門負責同志以主旨發言、TED演講、圓桌對話等不同方式對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企業家精神、慈善文化等議題進行了闡釋。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

在開幕致辭中強調,參與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是企業展現風采、實現價值的重要契機。當前,黨和國家已經把第三次分配作為推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安排,迫切需要下大力氣為第三次分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健全法治體系、加大激勵力度、優化監督管理、加強慈善行業自身建設。

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孔東梅

代表論壇主辦方致辭,她表示慈善組織作為社會力量的一部分,如何在新的分配體系中尋找自己合適的站位,同時在社會治理體系框架下,社會組織如何發揮作用,助力國家治理體系緩和社會矛盾、彌合各類貧富鴻溝,是東潤公益基金會一直思考和實踐的方向。我們慈善組織的任務就是繼續奮斗,完成中華民族共同富裕的中國夢,讓夢想照進現實。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鄭功成

在主旨發言中強調,要以中華文化支撐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發展。發展我國慈善事業的正確取向,有必要形成共識:慈善事業是一種建立在自愿捐獻基礎之上的混合型分配機制,第三次分配構成了基本支撐;中國特色的慈善事業應當服從于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服務于共同富裕的大局;要正確認識共同富裕及其行動路徑,做大慈善蛋糕與合理分配蛋糕同等重要。

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副會長施利民

從共同富裕的視角介紹了浙江慈善的發展情況。在浙江慈善自身建設方面,一是推動慈善組織的專業化發展;二是加強慈善活動的規范化管理;三是發揮慈善稅收的激勵性功能;四是提升慈善監督的有效性程度。在創新探索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方面,一是在激勵機制上同頻共振,發揮高收入群體和企業的作用;二是在數字賦能上同頻共振,構建現代慈善發展新業態;三是在文化引領上同頻共振,營造大眾參與、萬眾行善的新境界。

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黨彥寶

介紹了寶豐全面落實一、二、三次分配的企業責任,務實助力共同富裕的具體做法:第一,堅持職企共贏,做好第一次分配,不斷縮小員工收入差距,帶領員工走向共同富裕;第二,堅持用心做企業,大力支持第二次分配,為共同富裕增添動能;第三,堅持用愛做慈善,每年拿出企業10%的利潤助力教育,撬動內生動力,讓第三次分配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南通市政協主席、市慈善總會會長黃巍東

論壇第二環節為TED演講環節,強調,兼濟天下、共同富裕,是愛國企業家典范張謇的慈善情懷,也是每一位企業家的慈善情懷,更是我們每一個慈善人的應有情懷。張謇的慈善精神將放射出永恒的光芒。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

表示,提高國民眼健康水平是愛爾集團的落腳點。多年來,愛爾集團踐行“使所有人,無論貧困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的使命,支持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救助了70萬貧困眼疾患者,提供1.8億人次的公益服務。

榮程鋼鐵集團董事長、榮程普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君婷

表示,榮程集團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踐行了許多與綠色發展相關的行動。同時,開展各類公益慈善活動,涉及鄉村振興、教育發展、災難救助等領域,直接社會公益事業投入達8.7億元。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教授謝瓊

論壇第三環節為圓桌對話,由主持。謝瓊表示,在第三次分配發揮作用的過程中,慈善又有很大的可為空間。慈善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有賴于有能力、有擔當也有意愿的企業和企業家的參與,更有賴于每一個有愛心、有溫暖也有責任的人去參與。

萬向三農集團董事會秘書李元龍

表示,萬向三農集團有“三個讓”的愿望,讓農村發展,讓農業現代化,讓農民富裕。希望慈善文化能在內生中為企業迸發出自己的力量,通過帶有慈善意義的商品和消費者連接,讓企業文化貫穿到企業利益相關者的群體當中。

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曾雄

表示,國強公益基金會的愿景一直是“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變得更美好”?!跋M砸环N市場化的手段,經營社會企業,實現公益的可持續發展,這樣也能夠通過社會企業的分紅,回到基金會,繼續支持更多公益慈善項目?!?/p>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教授楊龍見

表示,共同富裕不僅僅是一種目標,而且是一種文化氛圍,讓企業家等每個人盡自己的能力貢獻自己的光和熱,讓社會更加溫暖。慈善發揮的作用應該是柔性的,是以社會為主體,帶有一種精確性、一種自愿性。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福清

對論壇進行了總結,她表示,今天參會的許多嘉賓自覺在用企業家精神、慈善家精神踐行著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她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要振作精神,把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慈善事業的最新定位,承擔起來、落實到位。慈善組織要將自身做強大、做專業,成為社會治理、縮小貧富差距的積極力量。要激發更多的智慧、堅強的信心去推動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

論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高皓主持。

午夜福利精品免费视频
<video id="a03xz"><ins id="a03xz"></ins></video>
<video id="a03xz"></video>
<wbr id="a03xz"><ins id="a03xz"></ins></wbr>
<xmp id="a03xz"></xmp><wbr id="a03xz"></wbr>
<listing id="a03xz"><source id="a03xz"></source></listing>
<wbr id="a03xz"><ins id="a03xz"><table id="a03xz"></table></ins></wbr>